返回

三国最强毒士,曹操求我别杀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五章 这就叫未雨绸缪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它还涉及到历法、占卜之类的。

    诸葛亮不就经常被敌人吐槽为“诸葛妖道”吗,因为他经常利用天时地利来打仗。

    其实他就是早期的天文学家,通过观察气象来判断形势。

    古代对这种行为称之为“观星”。

    一个会看星象,天时的谋士在古代可是很吃香的。

    曹操惊喜之余,心中也隐隐有些担忧,问道:

    “莫非子玉观天时,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?”

    好在李翊真的学过阴阳之法,毕竟他们商人也讲究一个好彩头。

    不然还真回答不上曹操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不敢欺瞒曹公,近日旱灾严重。”

    “大道阴阳,无极太一,天地阴阳,相克相生。”

    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夜观天象,此乃人祸触怒上天,将使四月滴雨不下。”

    “庄稼不收,飞蝗遍野。”

    “有鉴于此,在下才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,等曹公回来再行禀报。”

    最后一句,人祸触怒上天肯定是李翊有意夸大的说法。

    他这也是入乡随俗。

    三国人有很强的宿命论思维,年年打仗,死了太多人。

    这时候发生了什么灾情,人们通常会觉得是上天故意降下惩罚。

    李翊接着说道:

    “中原如此大旱,届时不管我们从徐州攫取到多少财富,在市场上都买不到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围湖造田的工程势在必行,也请曹公雷厉风行,莫要迟疑!”

    曹操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他已经算是君主里面不那么迷信的一类人了。

    但他毕竟是个古人。

    子不语怪力乱神。

    这种东西就算不信,也最好保持一个敬畏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你的心意,曹某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过了许久,曹操才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不过围湖造田的工程实在浩大,牵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,这种事即便是我也不得不慎重。”

    不说别的,光是占用田产这一点,就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。

    有些地方还涉及到人家祖产,给钱都不一定同意。

    光是想想,曹操都觉得头大。

    “不妨事,只要曹公有这个心思便好,围湖造田并非一日之功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可以慢慢来。”

    比起曹操的悲观,李翊则相当乐观。

    他对围湖造田有信心,更不怕这其中遇到的阻力。

    他喜欢挑战,大丈夫就是要迎难而上。

    尤其是牵扯到利益的事,他太懂怎么拿捏这些人了。

    李翊利益,他的名字就是为这个而生的。

    “也罢,先不聊这个了。”

    曹操揉了揉太阳穴,接着说道:

    “今晚叫你来,还有另外一桩事。”

    不等他说完,李翊便接话道:

    “可是为了濮阳吕布?”

    曹操微微一怔,旋即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正为此事!”

    “如你方才所说,中原大旱,我军又刚刚征讨完徐州,缺粮缺草。”

    “而吕布在濮阳缺粮草丰沛,以逸待劳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意攻濮阳一事不急于这一时,可以等七月之后再去攻打,届时我们胜算会大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在你之前,我跟文若、妙才他们也都商议过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都表示同意,现在就看你的看法了。”

    啊?

    我又是最后一票?

    想到上次讨论是否出征徐州时,自己也是最后一票。

    不同的是,当时战与不战的两派势均力敌,自己那一票刚好可以压轴。

    这一次,曹营众臣全都清一色的选择了推迟。

    “曹公可还记得当初我们放弃攻打下邳、广陵的原因么?”李翊问。

    曹操一凛,放弃攻打下邳的原因有很多。

    但李翊这话题的指向,明显是指为了回来解决吕布所以放弃下邳。

    “自然是记得。”

    曹操的语气变得更凝重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但此一时彼一时,当时还未遇上旱情,现在赶上旱灾、蝗灾,庄稼不生。”

    “此时攻打吕布,只恐激起兵变,铩羽而归啊……”

    李翊却道:

    “正因为如此,咱们才更应该抓紧时间解决掉吕布。”

    “等拖延到七八月份,灾情若是不减,非但不能反攻吕布,还有可能被他趁势偷袭别的郡县。”

    “望明公深思……”

    比起众人一致的避战态度,李翊则坚持要贯彻攻打濮阳的策略。

    曹操凝眉沉思。

    “子玉,你这是笃定灾情会持续到七八月份么?”

    如果史书没写错的话,确实是会持续到七八月份。

 

第七十五章 这就叫未雨绸缪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